我院教师彭健在金鸡百花电影节发布报告

发布时间:2023-11-07浏览次数:99

在厦门举办的第3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论坛部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联合发布《2012-2022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观察》报告。该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彭健老师主笔,我院在读研究生阮妤喆、毕业生陈烁协助研究。

报告基于中国电影家协会2012年至2022年每年出版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彭健、陈烁撰写的投融资章节,回顾梳理2012年至2022年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动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融资。首先,分析直接融资的主要资金供给渠道---公开资本市场,包括:从2012年至2022年电影企业的IPO,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与并购事件,以及电影企业在新三板的冷热表现。其次,分析另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形式---私募投资,包括:以基金为主的私募股权投资以及私募债的探索。第三,分析间接融资的银行、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等新兴机构对电影业融资工具的创新,包括:播映权贷款、版权贷款、影视信托计划以及互联网平台推出的电影期权融资、众筹,分析其中的问题与风险。

第二部分,投资。首先,分析电影业主要投资客体:电影项目、电影院线、电影企业以及近年呈现上升趋势的电影科技;其次,分析主要投资主体:新兴的互联网大企业、传统的民营影视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第三,分析电影产业最特殊的投资者---主演主创,明星资本化的内因及利弊。

最后,分析电影投融资如何回归本质。

彭健在金鸡电影论坛·学术论坛发言,阐释报告主要观点。

电影产业具有人才与资金双密集的特点,投融资活动形成的资金流动是电影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十一年投融资现象潮起潮落,最终回归本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货币资本通过投融资活动必须转化为生产资本,电影人劳动力、电影生产工具,投入到创作生产活动中转化为商品资本,也就是电影产品和服务,再通过发行放映,被市场消费转化为更多的货币资本收入。一切不转化为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的资金空转,或者收入资本小于投入资本以及作为时间成本利息的投融资,都不可长久持续。此外,电影不同于一般产业,投融资关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