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专访范周:解读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势

发布时间:2018-12-03浏览次数:1165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列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强调要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这被认为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又一个具体实施的新部署。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门走访了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我校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解读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以下是访谈实录。

以人民为中心补齐公共文化建设短板

  《瞭望》:文化其实是最贴近百姓的,也是迈向全面小康目标的一大需求。您认为,在这方面我们正在做出的最大努力是什么?

   范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核心在全面,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有短板,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缺,这当然包括文化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核心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恰恰是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根本性要求。正是在这一根本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的文化发展与建设已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做出了各种努力。而在“十三五”期间,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将渐渐投入到文化建设上来。

   文化建设讲求的“三贴近”原则,其中之一就是贴近群众,这就要求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能与百姓若即若离。无论是公共文化建设,还是文化产业发展,都需将这一点贯彻始终。而在服务最广大、最基层的百姓文化需求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义不容辞。在过去一年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全面推进,是一个最大的亮点。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日渐完善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逐渐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这恰恰是文化贴近百姓所必须做到的,也正在逐渐做到的。

   第一是发展环境要进一步优化。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有了基础性、全局性、基本性法律;促进公共文化与“科技创新”、“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政策出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关于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内容的指导性政策在全国遍地开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创新且不断规范;文化志愿服务政策出台,让公共文化参与主体更为多元、更有存在感。

   第二是资金预算要有效投入,利用率要高,“好钢用在刀刃上”。2016年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相关资金208.62亿元,用于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第三是基层文化服务要日趋完善,文化惠民既有态度也有力度。公共文化服务最长的“攻坚战”在基层。一年以来,中宣部等部门实施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以文化扶贫助推文化小康,目前已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约5000个。

   综观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历史过程,2016年当之不愧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有里程碑突破意义的一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是公共文化立法以及我国文化立法领域的一大突破性进展,它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管理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可以说是弥补了我国文化立法领域的空白,也为全面小康之文化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瞭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您对此怎么理解?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范周: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面对文化民生的责任担当,主要是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的再度强化和深化。

   这就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继续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探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内容载体、方法手段创新,全方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当然,均等化不是平均化,我国地域辽阔,差异之大可想而知,各地要充分结合各自实际,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发挥自身文化优势,探索在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均等化发展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7年是该法律的实施元年。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到更重要的工作位置之上,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此,需要注意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有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是时间表、路线图,这有利于让公共文化服务深入人心,也会让各级政府有一个明晰的“施工图”。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化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实施细则的意义,在于各级政府时刻不忘对公共文化权益的保障,让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有一种获得感,让文化成果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二是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我国长期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今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仍散布着6亿多农民,如何调动农民参与文化消费的热情、激发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无疑是一大短板。忧患与机遇并存,广大的农村文化消费是短板,更是潜力,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点所在。这就要求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补齐短板、努力挖掘资源、全力把握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乡贤文化建设能起到重要作用,如何将乡村贤达人士、有识之士积聚起来,发挥他们的能量,是培养乡村文化建设主力军、生力军的重要议题。

  三是把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目前,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利用率较低、效益发挥较差的问题,“没人用、不好用”的情况普遍存在,社区文化站管理运行机制不大协调,让一些本是居民尽情享受文化成果的场所变了味。面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环境的快速变化,面对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巨变,面对社区居民社区存在感、凝聚感的不断消散,如何通过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对社区文化的有效凝聚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的公共文化工作者要转变观念,理顺机制,主动探索,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激活社区细胞,让“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为民”的大原则落地,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找到依托,不再高高在上。

“互联网+”创造文化融合发展新机会

 《瞭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互联网和新媒体对文化的影响,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到“互联网+”。应当说,互联网对文化传播、文化观乃至价值观的塑造有重大影响,受众的文化消费行为也不断变化。那么,文化产业领域应如何面对和运用好“互联网+”?

  范周:必须看到,当今时代是一个互联互通时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大数据、云计算等极大地改变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生态,只有顺势而为,不断突破,才能实现新环境下文化产业的再次跨越发展。

  融合是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已让不少濒临消亡的事物重获新生,可以说,融合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原本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传统文化产业或传统产业,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形成新的联结,跨界融合势头一浪高过一浪,拓展出许多新兴业态。而这种跨界,恰恰让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等一些中华历史文化瑰宝,找到了新的传承发展思路,有了复兴的大好机会。融合发展带来的文化渗透,将会对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康养产业及电子竞技等发展起重要作用。

  互联网带给文化从业者的启发太多,一方面是技术,另一方面是思维,而技术和观念总是相辅相成的。可以看到,2016年文化产业领域科技投入和技术运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最近势头正盛的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多,无论是传统文化产业借助互联网新技术的优化升级,还是互联网技术在新兴产业中的发展与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步伐与空间正在不断拓展,这些领域也因文化的介入而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两者呈现出相互借力、共生共荣的局面。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用户至上等特点,也应当成为我们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与原则。就是说,中国的文化建设不该局限于文化界自身,而应将各领域、各层面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全社会自省自觉的共同行动。只有领会互联网精神实质,把握互联网之灵魂,未来的文化产业才能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互联网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除对文化产业发展本身产生的巨变性影响外,互联网对文化消费者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尤其是互联网原住民这一代的文化消费行为、文化消费内容偏好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定制化内容、个性化消费、边界化获得渠道等等,均是对文化产业领域提出的全新课题,都需要文化产业各个单体行业结合各自实际、着眼互联网群体消费特征来进行突破。今日头条模式就可视为互联网发展之势下,顺应消费者需求偏好进行个性化定制的一个典型。

首次写入报告的“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意义重大

 《瞭望》:正像您所讲的,“互联网+”的价值很高。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时,接了一句并列的话“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而且“数字经济”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怎么理解“数字经济”,它与文化产业是怎样的关系?

 范周:通俗来说,“数字经济”就是一切与互联网相关的经济。在互联网发展、跨界融合与科技创新成为时代趋势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和推动产业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不断突破的强劲之力。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取得了傲人成绩。根据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发布的最新报告,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4万亿元人民币(当年价,折合约3.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约2.3万亿美元)、英国(约1.43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体。中国数字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从1996年到2016年,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最初不足10%到了如今超过30%。

  不难看出,数字经济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是我国日益发展壮大的高性能、高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它们已走出国门,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国际领先企业,比如华为、联想、中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

 “数字经济”范畴很大,文化产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的诸多门类,都是数字产品的重要组成。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是7.10亿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手机网民达到了6.56亿人。各类互联网服务应用均保持了高速增长。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也不断催生出数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

  最近,微信读书掀起了朋友圈的阅读热潮。喜马拉雅FM也成了不少人的旅途必备,这正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普及之后,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文化产业,与百姓生活越来越密切,成为目前群众文化消费主产品的体现。走在路上、坐在车上,随处可见的戴着耳机听音乐、看视频、看电子书的人群,就是数字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发展的证明。毫无疑问,这个市场是十分广阔的。

 《瞭望》: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说明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问题,您认为,有哪些问题?是不是还有瓶颈需要突破?

   范周:数字经济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必然会更为密切,也一定会朝着“平民化”“全民化”、更加便民更加普惠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必须直面问题,不断突破。

   应当承认,我国数字经济起步较晚,尽管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提升快速,但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我国数字经济总量(3.8万亿美元)仅为美国数字经济总量(11万亿美元)的34.5%。除此之外,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大致在30%左右,明显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达到59.2%、英国达到54.5%、日本为45.9%。

   这些事实说明,要想赶超世界发达国家,还必须付出更艰辛的努力。当然,这也正意味着我国数字经济潜藏着巨大潜力,只要深入挖掘,就会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为此,需要人才、资金、政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力。

  一是要加快培养数字产业相关专业人才。提升人才的技术水平与应用能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二是要加大对数字产业、数字经济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奖励补贴政策,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断减负,让其轻装上阵。三是要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宣传、引导等形式,不断培养消费者数字产品的消费意识与消费习惯,例如,付费收看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的消费习惯等,从而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生生动力。

分层设计撬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瞭望》:“供给侧”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6次,近两年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在努力释放出以内需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态势。那么,在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范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推动供给的结构性调整。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的环境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结构性失衡问题。因此,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文化产业供给结构,实现文化产业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文化经济发展新动力提供有效路径。

   首要是提质,坚持内容为王。通过杜绝低俗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淘汰过剩供给、清理僵尸供给、盘活呆滞供给,培育新的增长点,简而言之,就是“良币驱逐劣币”,这是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要义。以影视剧为例,目前我国每年电影产量有六七百部、电视剧上万集,但像电影《湄公河行动》、电视连续剧《琅琊榜》这样既有口碑、又有票房和收视率的精品还不多。只有精品才能真正吸引受众消费,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越来越印证一个事实,数量、规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也是真正决定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是质量。必须努力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推动“工程型”“业绩型”文化产品向实用型、民族型、市场型文化产品转变,多生产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品质的文化产品。

   其次要研究当前新的消费市场,引导新的消费习惯。需要看到,多元文化抬头、受众年龄结构变化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等,都会影响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消费市场一定是多元多样、百花齐放的。未来,90、95后会成文化消费主要群体,但同时绝对不能忘记40、50后和60、70后人群。因此,应当学会因时而变,研究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对症下药”,实施分层设计之策,有针对性地研究推出适应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的优质产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拓宽消费市场。

   第三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谋篇布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四大板块”发展等国家大型发展战略,是文化产业大有可为的重要空间。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反映并借力国家宏观战略进行创意、投资、研发等等,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使命,也是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历史机遇。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专项规划,正被陆续纳入这些国家大型战略,充分体现了相关职能部门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历来就是相生相成的两个方面,相信今后的国家发展战略,会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振兴,而这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总之,国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正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而文化渴求的旺盛与文化供给的相对贫乏形成的巨大反差,正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原因。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需要只争朝夕,同时需要有效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实现长期性规划、系统性发展。

让“一带一路”见证现代中国文化崛起

  《瞭望》:“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重点任务。事实上,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后,“一带一路”就立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文化方面,“一带一路”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范周:第一,今天的“一带一路”,彰显的是大国文化情怀。“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是晚唐诗人张籍对古丝绸之路的描绘,后来许多人脑海中的丝绸之路,大体都是这个样子。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联通东西方文明的交通要道,它还映照出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因为只有国力昌盛,才有对外开放的需求和勇气,所以有不少人把丝绸之路看作是中华民族强盛的一个标志。

   从过去一年的实践中人们可以看到,我国坚定推行“一带一路”建设,高层之间频繁互动,密集签署了一系列政府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协定。民间文化交流也遍地开花,通过展演项目、论坛、研讨会、竞赛、智库交流、青年交流、客座艺术家与非遗传承人互访等多形式的交流活动,加强文化互通,促进民间友好,巩固了合作基础,也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丝路”沿线国家放出异彩。

   第二,文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和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亦是如此。“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土壤,就是充满文化活力的民间交往和交流。民心相通在于文化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历史、语言、宗教、风俗等社会生活的民间认知和交流,是民心相通最广泛的领域,这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生根发芽的文化根基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国际社会想要了解中国,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身感受也很有限,而文化交流就是最好的方式,能够提供独特的视角,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比如,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这就是“民心相通”。

   第三,“一带一路”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机遇。对美的追求与热爱,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我们一定要向世界宣介好我国的优秀文化艺术。“一带一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开辟了重要路径。怀抱观古今,“一带一路”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也会见证现代中国文化的崛起。

  《瞭望》:政府工作报告在“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一节中专门提到,要“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您认为,怎样做才能把这些变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机遇?

  范周:这个要求进一步拓展了我国文化走出去的空间和思路。可以肯定,2017年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从观念上有所完善,也要在操作中有所突破。

   一方面,要坚持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光喊口号,而要走脑入心、长期规划,找落地,找抓手。“引进来”的,要能为我所用,注意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发展经验;“走出去”的,不仅要会讲好故事,还要会讲好文化,传递中国精神是核心所在。

   另一方面,好的理念需要强有力的传播,应当花更大的功夫,从操作层面有效提高对外传播水平。互联网时代,尤其要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加大中华文化的线上、线下传播力度,借助多方力量与合作机构,展示、宣介、阐释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仍有不少工作要做,“补短板”迫在眉睫。比如,专业译制人才不足的问题。应当注意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翻译人才和宣介人才,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因语言阻碍、传播障碍导致的瓶颈乃至误会,全方位提高传播效能,改变这些,足以影响中国文化传播的层次水平和广度深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产业、公共文化的发展,必须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让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