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落实《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12-07-09浏览次数:1620

2012年9月6日下午,“学习落实《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次座谈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承办,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孙苏川、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处长王光荣、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司统计(综合)处处长张建民、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严先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以及部分文化企业界代表出席了座谈会。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会见了与会代表和嘉宾,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在会上致欢迎词,座谈会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主持。
    与会者围绕“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对《纲要》进行了深度解读,并对《纲要》的贯彻与落实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文化事业服务能力,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建设等若干问题,成为了本次座谈会讨论的重点。与会者并在以下领域展开具体研讨:
    创新引领——如何使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实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的创新,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
    载体建设——如何培育各具特色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及示范企业。
    技术集成——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如何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同时催生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
    整合资源——如何培育发展以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重要支撑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座谈会之前,与会者还参观了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围绕文化创新研究核心领域所建立的媒介创新实验室、创意设计实验室、创新集群实验室、文化产业数据云实验室、影视创新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
    媒介创新实验室基于传媒领域数字化技术革新和营运模式多业化经营的基本发展趋势,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以“项目合作”方式共同建设。旨在建设一个不同新媒体形态之间互动、整合的平台,探索非单一媒体的传播方式,形成全媒体互动传播的基本模式;创意设计实验室旨在构建专业化、协同式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形成整体技术与创意集成解决方案。面向广告、会展、工艺品等文化创意设计开展社会化服务;创新集群实验室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全面剖析国内外典型创意集群、集聚区、园区的建设形态和管理运作,形成可复制、可标准化的“园区产品”;文化产业数据云实验室用交互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手段展现文化产业重点行业的资源分布、产业发展变化和未来趋势,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动态数据库和文化信息资源库;影视创新实验室致力于文化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创新,提供跨媒体交互式传播服务解决方案。
    2011年12月,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获文化部批准创建,依托学校学科的综合优势以及在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全国影响力开展文化创新研究。该中心自创建以来,组织文化创新基础理论和相关课题研究,并承担完成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委托的多项文化创新课题研究任务,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赞誉。
    2012年6月,科技部、文化部等12个部委联合审议通过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8月24日,科技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六部委联合全文发布《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纲要》对我国未来10年文化科技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保障措施和实施路径上指明了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将充分整合自身在传媒、文化产业、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学科与系统集成优势,在贯彻落实《纲要》过程中,积极推进文化科技领域创新体系研究,努力建设成为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的国家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