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师刁基诺受邀参加“行走江河看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调研

发布时间:2025-10-18浏览次数:10

1013日至1016日,由中央网信办联合水利部组织的“行走江河看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调研团走进湖北宜昌、武汉、丹江口,沿着长江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新时代长江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显著成就和先进经验,并制作推出系列融媒报道。

参与本次调研采访活动的,除了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地方新闻网站的媒体记者外,还有来自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我院青年教师刁基诺受参与本次调研采访,从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视角看长江文脉的守护与传承。

 

1013日,调研团队在雨中走进三峡移民博物馆和三峡工程博物馆搬迁历程在实物与场景中铺展刁基诺深刻感受到了“顾全大局、舍己为公、万众一心、艰苦创业”十六字背后家国情怀与奋斗担当沉浸式展区数字手段还原场景传播方式,对水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更让人惊喜的是三峡文化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从旅游景区到沉浸式演艺,再到非遗文创,“三峡水文化充满温度和新意。

  

1014日在武汉的调研聚焦长江生态与水文治理的科技支撑。从长江委水文情报预报中心的实时监测系统,到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的鱼类保护试验基地,刁基诺始终围绕“生态保护的文化表达”展开调研思考。水文数据的精准研判是实现“安澜长江”的重要基础,生态保护并非孤立的技术工作,关键在于让公众通过这些实践真切感知长江的生命价值,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传媒领域与水利领域的深度协同。

1015日至16日的丹江口之行,让刁基诺对“跨区域水文化传承”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在丹江口大坝,彤心源志愿者们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守护水质,这种源于内心的自发文化认同,其感染力深刻赋能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使命。而在炭沟河流域和杏花村调研时,当地在保护水源地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探索水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思考如何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从而为水文化赋予可持续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鼓励广大研究者深入一线开展真研究,本次调研正是践行这一要求的生动实践四天行程中,调研团队足迹遍布长江湖北段的水利枢纽、生态基地与文化场馆。刁基诺认为,守护长江文脉,不仅要留住像三峡移民记忆这样的“人文根脉”,需依托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水文化“传播矩阵”,更要通过各类生态实践培育公众对长江文化的“文化认同”。未来将发挥传播学科与文旅研究优势,挖掘长江文脉内容,助力流域发展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