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李晓萱老师在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发表企业治理专题案例文章,题为《东芝公司:财务造假与衰落之谜》。该案例聚焦日本制造业巨头东芝自辉煌走向崩塌的全过程,系统揭示其财务造假丑闻背后的制度性缺陷、治理困局与战略误判,呈现出一个百年企业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与内部结构僵化的双重夹击下深陷诚信危机、失序衰败。
文章以真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详尽梳理东芝公司如何在2006年以50亿美元高价并购美国西屋电气,试图押注核电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却因项目巨额亏损与财务黑洞日益扩大,导致公司管理层以虚报利润、夸大存货、延迟计损等方式“掩盖真相”,连续七年实施财务造假,累计虚报利润高达1562亿日元,最终在2023年12月退市,结束其自1949年以来长达74年的上市历史,成为日本制造“神话破灭”的典型代表。
案例进一步深入剖析了日本企业在“主银行制”金融体系、年功序列与终身雇佣文化、“电电家族”“电力家族”等政商网络下的运行机制,探讨这些制度性安排如何在带来历史性辉煌的同时,也埋下了导致东芝治理失效、战略路径依赖、内部监督松懈的深层隐患。特别是在企业目标设定、激励机制与文化氛围不匹配的情况下,如何造成组织内部系统性顺从、绩效导向畸形,从而将企业推向造假泥沼而不可自拔。该案例旨在通过企业“结构性失败”的研究,引导管理者跳出“个体贪腐”视角,理解组织失控背后的制度诱因与治理盲区,提升对公司治理、伦理决策、战略判断与组织文化互动机制的综合认知能力,强化未来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与系统思维能力。
该案例目前已纳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被列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治理、企业伦理与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案例之一,不仅为教学提供了生动而深刻的现实案例,也为我国企业在当下监管强化与转型升级背景下,推动合规管理、提升治理能力、构建健康组织文化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