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召开专题党委会(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发布时间:2024-09-29浏览次数:66

9月25日,在学校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和问候。9月26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学校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上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并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传媒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传媒大学的亲切关怀与殷切期望,对学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推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的师生、校友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要求,满怀信心,砥砺奋进,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学院于9月27日中午召开专题党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专职组织员、教工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新入职教师、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党委书记郇瓛主持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与会师生分享了学习感悟。

 

党委书记 郇瓛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是中国传媒大学办学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感到无比激动、无比骄傲、无比振奋。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为我们的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磅礴力量。学习、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是学院未来工作的“纲”和“魂”,全院师生要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学思践悟,挺膺担当,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不懈聚焦国之所需,把人工智能融入办学治院各方面、育人育才全过程,深化改革、创新图强;坚持不懈以文化人、以产兴邦、以矩正行,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传媒大学因广播而起、因电视而兴、因网络而盛,一代代传媒人面向未来接续奋斗,铸就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美好今天。在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切希望下,我们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冲顶”之战,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定会全力以赴,中国传媒大学定会因AI而强!

 

执行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张洪生

在学校70年校庆大会上,聆听怀进鹏部长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作为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的教师,激动兴奋之余,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想有几个关键词非常重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体系,宣传思想文化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师生的回信,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基本遵循。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我们要以总书记的回信为指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出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

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近年来学校党委锐意改革,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同时,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作为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要立足加强国际文化传播,服务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立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我们必须加紧建设文化发展与传播二级学科,为中国文化发展繁荣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未来,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以办学特色彰显学校魅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源泉,以国际文化传播为责任担当,以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为重要使命,在新的起点,为开创中国传媒大学更加美好的未来努力工作。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周子颜

昨天2024年新生军训团参训师生一起在军训基地观看了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亲历历史,让我深感激动与荣光,我们正屹立于万象更新的时代交汇点,处于薪火相传的接力时刻,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立足现实,植根历史,指引未来。作为年轻干部,我将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涵,以此为引领发扬教育家精神,将涵养情怀贯穿干事创业的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命运紧密相连,凝聚起浓厚的爱校热情,化为兴校的动力源泉,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件事上。坚持传承好一代代中传人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精神,铸就新征程上的志气、底气、正气。

 

副院长 刘江红

总书记给全校师生的回信鼓舞人心,体现出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于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成果的高度肯定。总书记在回信中,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这三个核心要点。以学校70周年校庆和人工智能“冲顶”之战为新机遇新挑战,学院事业发展应紧紧把握这三点: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走深专业思政教育,教学和学工紧密合作,让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专业育人各环节,讲活学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素养深厚、正气自信的时代新人;坚持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突出学院文、艺、管、法交叉融合的特色,以中国特色的自主理论创新、实践突破为带动,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凸显文化产业、艺术管理、文化法学的专业贡献;坚持系统改革,以学科发展为核心,带动专业创新、课程创新,实现师资、人才等教学资源的优化重组,推动教师知识能力更新,打造适应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专业队伍。

 

副院长 王青亦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我校的发展进行了充分肯定,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出习总书记对教育的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特别的鼓舞人心。

习总书记的回信给我最深教育的是三个要点:一是突出特色;二是改革创新;三是服务国家,尤其是服务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这给我们下一步建设学院的学科和专业建设送来了法宝。结合教育部最近传达的本科专业调整的最新信息,要求落实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配机制,尤其重点强调三个适配度:一是与国家战略急需适配;二是与区域发展适配;三是与学生全面发展适配。

因此,学院未来需要进一步突出专业发展特色,找准专业方向。以人工智能为主线改革创新专业课程,进一步落实能力课程群建设。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全方位联系,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发挥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专业特长,服务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作为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把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在一线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落到实处。


专职组织员 唐红梅

昨天上午,我在学校70周年庆祝大会的现场,第一时间聆听了怀进鹏部长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师生的回信,激动、兴奋、特别骄傲和自豪。这是我在从北京广播学院到中国传媒大学工作 以来学校发生的最重大的一件事,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传媒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全校师生的深切关怀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同时也感受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肩上的责任。作为组织员今后应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大使命,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传媒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委委员、艺术管理系党支部书记、文化数字化实践中心主任 靳斌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指明了立德树人、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努力钻研、提升能力,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艺术管理领域新的贡献。

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周密安排,组织艺术管理系党员干部师生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激励鞭策转化为感恩奋进、实干争先的强大动力。

结合我系实际,在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上我有如下思考:一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行业前沿。加强文化遗产、文博、制片管理等专业建设;二要强化科研能力,推动教学创新。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通过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用教学实践检验科研假设,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三要重视科技应用,提升教学效率。关注并研究AIGC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潜力,为教学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纪委委员、文化产业管理系系主任 杨剑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给全校师生回信,作为学校一员,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不长,但字字珠玑、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对传媒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为我们当下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传媒文化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学期我院增加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硕与专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深入理解、感悟、践行重要回信精神,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作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为提升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特色学科的内涵建设,为培养新闻传播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文化产业管理系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探索新时代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带头作用,将“国之所需,我之所为”的办学理念贯穿一线教学始终,推动教学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保驾护航,争取为国家培育和输送更多更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发展与传播人才。

 

法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 何勇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我体悟其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重申了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第二是立足改革创新,在“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新闻教育,舆论思想,制度体系,法治建设都应该与时俱进;第三是新闻传播教育要为实际工作服务,这里的实际工作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舆论工作,在教育环节要突出当代新闻舆论工作的变化和特性,研究和把握新兴的舆论手段和治理方案,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大局服务。法律系师生也第一时间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全方位落实总书记的嘱托,积极融入AI时代,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媒介融合和技术迭代背景下努力推进文化法治和舆论管理的教学和科研,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懂法律、懂文化传媒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党政办公室主任 叶怀阳

中国传媒大学广大师生,在70周年校庆之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对全体师生及广大校友的莫大鼓励。我院校庆期间,返校校友超过200位,受到回信的激励,全院更加投入得做好接待工作。文产小院的情感浓度持续升高。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要加强“立德树人”“深化改革创新”“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这为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精神指引。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坚守初心使命,进一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在党政工作方面,运用好新时代数字化工具,切实提升党务和行政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为提升学院的治理水平贡献力量。

 

文化产业管理系副系主任 陈娴颖

总书记的回信深刻的触动了我对于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如何推动文化产业专业高质量发展,即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落实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的思考。

首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层面,培养具备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文化人才。作为未来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学生不仅要掌握文化内容的生产技能,还要具备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文化传播中传递积极的社会正能量,促进文化自信的提升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其次,改革和创新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专业教育不仅要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还要结合新时代的技术变革,尤其是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又在数字化和科技融合的浪潮中,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的动能来源。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和科研中既要注重价值观塑造,也要强化专业技能,形成与时俱进的学术和实践体系,与时代共成长,与学生共同进步,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入职教师 王夏歌

习主席回信,是对中国传媒大学师生的谆谆教诲,也是对各行各业中传校友的殷殷期望,更是对全国从事宣传、教育、文化工作者的肯定与嘱托。

作为今年正式入职的青年教师,深感荣幸、倍感骄傲!习主席为我们提出了目标: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也为我们指出了路径:一是聚焦国家战略,二是突出办学特色,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四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作为青年教师,应在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平台上、在前辈学者们的帮助和引领下,以国家所需为出发点,不断凝练研究方向、提升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视野和水平,与学生、学院、学校一同在“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的道路上教学相长、共同进步、铸造辉煌。

 

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兼职辅导员 胥迪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让我感受到大学生肩负着宣传党的思想舆论工作后备力量的荣光,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要嘱托,深感激动与荣光!我们将继续秉持“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精神,聚焦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肩负起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重要使命,潜心学习,砥砺前行,践行“国之所需,我之所为”的青年人使命与担当。

 

学术硕士党支部书记 包文文

从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中,我真切感受到了总书记的关怀和嘱托,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我感到振奋和鼓舞。与此同时,我也在思索着自身进步和所学专业与信中嘱托之间的强关联性:首先,“立德树人”意味着要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越是面对迅猛的时代变迁,越要坚守初心使命;同时,文化产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新闻舆论工作”、“新闻传播”等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结,身处新时代新征程,要广泛开拓思考的维度;同等重要的是,“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蕴含着深远的意义,需要不断深入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和领悟。今后,我们一定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明交流与互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科党支部书记 刘芳楸

在母校建校70周年之际,能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我首先感到非常荣幸与激动,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传媒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我们学校的亲切关怀与殷切期望,其次作为传媒学子,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未来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打牢专业基础、提升创新能力,刻苦钻研数字化赋能传媒行业的科研与实践路径,以未来为向度,以世界为坐标,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