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上午,我院文化产业管理系杨剑飞老师与《北京非遗访谈录》工作坊项目组以线上视频对话的方式,采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雕漆技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刚老师,共同讨论燕京八绝之“漆器制作技艺”的产业化发展。
作为“燕京八绝”之一的手工艺非遗雕漆,又名剔红,是中华传统工艺的瑰宝。主要以大漆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其工艺制作精良,造型古朴,纹饰考究,可分为设计、制胎、作地、髹漆、画工、雕刻、磨光抛光等十道工序,艺术工艺价值堪称一绝。2006年05月20日,雕漆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视。雕漆技艺以其独特魅力,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焕发着新的生机,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据介绍,三十多年来,因热爱与坚守,非遗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刚老师不仅对传统雕漆技艺不断创作发展,多次参与国家重大活动的国礼设计与制作,同时荣获国内外重多大奖。在雕漆非遗创新发展方面,也在与时俱进创新结合新材料或以新方式创造探索雕漆工艺的未来更多可能性。譬如采用3D打印技术,将雕漆与亚克力相结合制作出的《福椅》;以及与众多非遗老师共同合作创意制作的《福禄天呈》、《盛世鸿福如意》等,均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为雕漆技艺的传承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李志刚老师也认为,手工艺非遗的传承发展要以传统非遗技艺的核心文化为支撑,以品牌作为载体,从而才能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的艺术作品,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除此以外,李志刚老师也将自己的工作室建设在技工学校内,形成产教融合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雕漆技艺的传承中来,先后培养出不少优秀的得意门生。这些学生之中同样也有在从事雕漆技艺的教学育工作,通过年轻化的理念,“以新代新”带动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流动。
交流分享过后,李志刚老师也以视频的方式让同学们观看自己的工作环境和雕漆作品,学生们纷纷赞叹老师的精美作品并期待有机会去到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进行近距离的参观学习。
《北京非遗对话录》是我院“探索非遗转化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课程,旨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背后的传承故事及其“非遗”创业发展道路,探索非遗通过产业化路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创新做法。通过本次调研和对谈活动,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北京雕漆技艺与产业化发展道路,深入思考非遗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多元路径,并撰写相应的调研报告。
(文:高平卓秀;图:杨铭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