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上午,我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北京非遗访谈录》工作坊项目组同学赴北京市管庄地区非遗传习所参观调研,并与烙画传承人、管庄地区文联副主席、非遗传习所主理人张玉彪老师(左三)一同交流学习。
烙画又名烫画、火笔画,是通过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其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张玉彪老师是水墨烙画的第三代传承人,也是朝阳区的文化带头人和传媒大学的杰出校友,一直致力于将烙画这一传统技艺推广到更广阔的舞台,与教育、宣传、党建等各类项目连接,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播与普及。采访过程中,张老师为调研团队详细讲解了烙画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并介绍了他被收藏于左权县桐峪1941博物馆的作品《民主之光》。此前,张老师也曾为中国传媒大学六十五周年校庆创作作品《广院记忆》。
在烙画技艺的传承发展中,张玉彪老师认为可持续性的非遗传承需要注重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化的程度决定着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活力注入非遗技艺,张玉彪老师此前就曾将烙画技艺与绍兴黄酒相结合,创作出了“中粮孔乙己 福禄寿喜财”龙年礼盒产品。用非遗技艺赋能产业化生产,推动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非遗产业化的可行之路。烙画是非遗更是载体,张老师正在尝试以烙画为基础的更多跨界品牌合作,“烙画+”的形式能够进行的不只是文创产品的开发,数字版权的销售也将成为新的尝试。
传播是传承的基础,张玉彪老师将管庄当作烙画推广的“根”,通过开展公益性讲座、烙画体验课、个人烙画展等形式向市民普及烙画,数字人这种新颖的创作形式也即将被张老师运用于烙画的推广之中。作为起源于民间的传统技艺,烙画的上手难度较低,体验式的传播模式能够让烙画直接走进人们的身边。
《北京非遗对话录》是我院“探索非遗转化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课程,旨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背后的传承故事及其“非遗”创业发展道路,探索非遗通过产业化路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创新做法。通过本次调研和对谈活动,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烙画及其产业化发展道路,并将深入思考非遗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多元路径,并撰写相应的调研报告。
(文:陈奥婕,图:王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