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上午,我院文化产业管理系杨剑飞老师带领《北京非遗访谈录》工作坊全体学生赴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参观调研,并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钟连盛老师一同交流学习。
北京市珐琅厂成立于1956年,是公私合营的成果。该公司是全国景泰蓝行业中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产品代表了当代我国景泰蓝发展的最高水平,引领着景泰蓝的发展方向和潮流。2012年首座景泰蓝艺术博物馆落成,馆内藏品以高仿元明清时期制作风格的珐琅器为主,同时陈设有公司自建厂以来部分经典作品、老艺人作品以及大师代表作品。
钟连盛大师,师承钱美华大师,是景泰蓝的第三代传承人,也是该项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调研团队首先跟随钟连盛老师参观了一楼展品厅,大家一边参观一边听钟老师讲解景泰蓝技艺的历史。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这项技艺是舶来品,元代末年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色彩以蓝色为主,故得此名。明清时期专供宫廷御用,简朴豪放、风格多样、纹饰来源广泛。抗战期间一度没落,几近断代失传。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和一系列扶持政策,以林徽因大师为首,呼吁“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同时,钟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展馆内陈设的明清风格仿品、钱大师的收官作品《和平尊》以及老师亲自设计并制作的作品《荷梦》《华夏盛世尊》等,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
展厅外的一个房间展示着种类丰富多样的景泰蓝文创产品,包括与老北京非遗“兔儿爷”的联名产品等。钟老师带领调研团队前往楼上技师的工作室。工作室中陈列有大量不同颜色的釉料,由浅到深摆放整齐,便于点彩阶段上色。此外还存放着制作到不同阶段的工艺品雏形,从图纸设计、正在点彩的作品、待打磨制品到最终烧制成品,整个景泰蓝制作过程生动又完整地呈现在老师同学们面前。钟老师详细介绍了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手法与工序,从制胎、掐丝、点蓝和烧蓝、磨光到最终镀金成品,据钟老师介绍,即使是一件40cm左右高的成品也需要耗费两个月左右的工时。
了解了具体工序环节后,调研团队跟随钟老师进入博物馆内参观成品。馆内除了一些明清时期风格的仿品,还详细介绍了林徽因大师与景泰蓝的渊源,以及钱美华大师受林大师影响而为景泰蓝艺术奉献一生的经历,钱大师的作品风格传承古人精华、又兼具自身创新性,创作了大量时代性的艺术精品。发展到现在,景泰蓝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更多领域,钟老师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国礼的设计制作任务。2016年,钟老师设计制作了中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景泰蓝《盛世欢歌》大赏瓶。此外,在首都机场专机楼、中南海会议厅等场所均有景泰蓝室内装饰成品的身影。
参观完毕后,团队正式开始采访钟老师。在采访过程中,钟连盛老师讲述了自己从小因热爱绘画后与景泰蓝技艺结缘的故事、景泰蓝技艺进入中国700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传承状况。此外,钟老师与同学们交流了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景泰蓝工艺品作为国礼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特殊贡献,也讲述了在每年的国企开放日、燕京八绝大师进校园、日常中小学参观等活动中,景泰蓝向大众普及的过程。同时,钟老师认为目前传承人培养的前景可观,未来景泰蓝技艺还要继续坚持创新发展,做出兼具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精品。据钟老师介绍,景泰蓝在2005年后开始应用于室内建筑设计,曾遇到技术、工艺、实际应用等多方难题。第一个大项目,面积近30平方米的大型“花开富贵”景泰蓝喷水池在昆泰嘉华酒店广场的成功建成,为后续其他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钟老师提到目前厂内在电商平台的销量困境,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计划制作动画产品进行景泰蓝技艺宣传等内容。
本次采访作为研究生工作坊课程《北京非遗对话录》对第二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访谈调研,师生首次参观了景泰蓝艺术博物馆,首次了解到这项技艺背后的起源、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以及每道工序的繁杂。在访谈过程中,钟连盛老师详细讲解了多年制作景泰蓝的工艺故事以及如何创新传承的心得体会,让在场的师生对这项技艺有了更生动立体的了解,也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和有力的专业指导支持。
《北京非遗对话录》是我院“探索非遗转化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课程,旨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背后的传承故事及其“非遗”创业发展道路,探索非遗通过产业化路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创新做法。通过本次调研和对谈活动,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景泰蓝制作技艺与产业化发展道路,并将深入思考非遗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多元路径,并撰写相应的调研报告。
(文:蒋菁华,图:李泽康、蒋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