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2年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他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为持续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教育引导学院师生党员勇担文化使命,建设现代文明,3月22日到24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郇瓛、执行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张洪生带领我院部分师生党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赴河南安阳市、林州市开展“赓续历史文脉 建设现代文明”主题党日活动。
殷墟作轴,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殷墟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郊,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2006年7月,殷墟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足迹,文产学院师生一行在殷墟博物馆新馆、车马坑展厅里感受3000多年前商人的鲜活日常,在“一片甲骨惊天下”的讲解词中领略中国已知最古老文字的神秘风采。
随后,我院一行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同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国芳,殷墟博物馆副馆长郭卫兵,三叠层公司经理王元元座谈。双方就文旅规划、文物的创新展示和活化传承、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汉字为媒,维系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
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学习的第二站,文产学院一行参观了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直观地看到汉字演变过程。依托数千件文物精华,这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系统诠释了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堪称“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历经3000多年演变而不改其形,人们得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沟通思想。这种文化的演绎与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成为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基因和中华儿女血脉相通的精神纽带。
红旗飘扬,从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伟力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南北纵横,贯穿于河南林州市腹地,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它的修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条件,促进了林州的经济发展,而且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学习的第三站,文产学院一行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学习。一幅幅黑白历史照片、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直击文产师生的视觉,零距离感受到“人工天河”的宏伟浩大,师生们不禁对创造“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林州人民不畏艰难、敢较天地的伟大气魄而肃然起敬。
随后,文产学院师生党员沿途参观了红旗渠的青年洞。走在千里干渠长堤上,看着缓缓流淌的红旗渠水,文产师生在惊叹工程宏伟壮丽的同时,也深刻地领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殷墟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文产学院师生党员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强调重视的缘由,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持续做好殷墟等重要遗址的主动性文化“两创”工作,解读好文物承载的文化基因,让国人更好地触摸过往、感知历史,为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贡献力量!
图丨刘芳楸
文丨温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