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我院艺术管理系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召开“艺术管理+AI”专业建设研讨会。研讨会围绕本系专业研究方向和未来专业发展进行了研讨,并就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艺术管理如何从“AI+”到“+AI”进行了交流。执行院长张洪生、副院长刘江红、副院长王青亦、系主任李素艳、系副主任孙芊芊以及艺术管理系15名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系副主任孙芊芊主持。
首先,刘江红传达了学校相关会议精神,阐述了学校在建设“双一流”学科建设中从“AI+”到“+AI”的建设思路,强调未来各类课程都需要紧密结合“AI+”与“+AI”的发展思路,提前做好专业布局,着力推动学科转型。王青亦从学校基于人工智能大力推进专业学科改革创新的背景出发,强调了专业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一人一课的课程创新、对外合作交流共建、数字艺术管理转向智能艺术管理三个方面对专业和学科发展路径进行了具体阐释。
李素艳汇报了艺术管理系“数字制片管理”微专业、数字文化传播专硕及文化发展与传播硕士专业的建设情况及发展思路,以及系里结合“AI+”与“+AI”的要求对专业建设、培养计划的优化、课程设置等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
与会老师纷纷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所授课程发表了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思考,并从演艺产业、影视产业、数字艺术策展、沉浸式大型活动、公共数字文化、数字设计等多个方向对艺术管理专业“+AI”的优化路径与成长方向进行探讨与分享。
张洪生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思路,对老师们的研究潜力与付出提出认可与期许。他指出要从更高的视野看待人工智能,并提出以下五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专业建设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跨专业、跨行业的协同越来越普遍,学院教师应把这些影响反馈到课程体系、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上,将AI融入课程内容与授课手段中;二是人工智能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从制片管理的专业方向来看,首要工作是解决数字制片与虚拟制片的定义范畴,然后从未来生态的角度考虑AI与影视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加强人才能力培养。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创意策划与文字能力、风险管控能力、专项业务能力等,并以此为目标不断推进能力课程群的建设。学院教师应身体力行,深入思考研究人工智能生产,与学生共同成长;四是解决学术共同体问题。希望学院教师做到聚焦、垂直、深耕,注重研究成果的高度,争取发展领域学术带头人;五是优化课程基础体系。要打通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调整课程内容与体系,释放生产力,进行改革创新。
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让艺术管理专业明确了建设方向,更是让全系教师紧跟时代要求,聚焦研究方向、提升课程质量、服务学校战略。本学期,全系教师将围绕张洪生院长的指示进行学习和调研,为“AI+”到“+AI”的专业建设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