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为家乡非遗代言”大学生短视频创作活动大师课堂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8-01浏览次数:128

“我为家乡非遗代言”大学生短视频创作活动大师课堂

成功举办

(通讯员 任观莲 周鑫珏 廖思培,摄影 闫思怡 叶景 叶啸笑)

2022714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联合腾讯新文创研究院及全国43所高校举办的“我为非遗代言”大学生短视频创作活动线上大师课堂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到千万粉丝非遗网红、非遗头部MCN创始人、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分别提供了4次精品线上直播大师课,带领大学生深入学习非遗短视频策划、视频号运营、非遗短视频制作和非遗数字化传播。

启动仪式暨首次大师课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熊澄宇院长在致辞中提出,如何认识非遗、如何认识中华文明互鉴与文化数字化,是涉及到国家战略的大事情。大学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希望活动可以推动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非遗,推动非遗传播传承,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同时希望以原创性、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作为此次活动的评审原则,鼓励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通过碎片化的短视频语言凝结成对非遗的时代认知。

山东魏氏柳编第六代传承人魏福庆全网有1700万粉丝,他以《非遗短视频的选题、创意和策划》为题作首次大师课,以分析短视频创作的难点为切入点,为学生讲解如何设计账号定位,并重点解说了如何构思非遗短视频的创作内容。

非遗头部MCN匠林风华创始人何聪与微信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庆以《视频号的创作与运营》为题作第二次大师课。何聪结合自身创作运营的经验,讲授了在新媒体平台打造爆款非遗内容的方法。王小庆提到要做好视频号,需要从选题、视听及运营推广等方面入手。


第三次课程,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院长以《公共艺术中的非遗传承与协同创新》为题,介绍了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及协同资源的具体内容,指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三个活字:活态传承、活力再现、活性发展,引导学生提升对非遗与现代生活结合的认知格局。


在第四次大师课中,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蒲剑老师以《非遗短视频的创作实践》为主题,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分类和短视频之间的适配度,介绍了非遗短视频分类及创作实践的具体手段与技巧。

通过大师课堂学习,同学们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了解了非遗与非遗传播现状,了解了许多成功的非遗视频案例,汲取了选题、创意、策划、制作、内容传播等方面的知识,对短视频的创作以及创造性、创新性传播非遗内容有了整体概念与新的认识。

为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领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题,中国传媒大学联合腾讯公司,共同策划了“我为家乡非遗代言”大学生短视频创作活动。本次活动我院共联合了全国43所高校,来自全国的252名大学师生参与活动。活动分为“大师课堂”“视频创作”“暑期夏令营”三大部分,大师课堂结束以后将正式进入“视频创作”阶段。715-810日,学员分组进行非遗相关短视频内容创作,主办方将全程指导、答疑、协助,并以原创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作为评分原则进行评审。8月底将邀请优秀团队及个人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腾讯公司暑期夏令营,引导大学生以短视频和数字化的新方式,积极探索非遗传播新模式,推动新青年引领新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