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非遗传播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04-12浏览次数:595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非遗传播研究中心

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依托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和“艺术”两大学科特色,结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在文化传播、艺术管理、文化规划、创意设计、遗产保护、艺术策展、文化法治等方向的研究基础和师资力量,通过研究与实践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传播交流、教育普及和创新发展;通过搭建“全国非遗传播公益联盟”,实现非遗传承人群、保护单位与媒体资源、社会力量有效对接,促进非遗保护意识在当代中国的全面普及非遗保护成果为全社会共创共享

  

团队风采

杨红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副教授,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艺术学理论非遗方向博士、设计学博士后

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工作者、非遗传承人和媒体人在从事着一项意义非凡的事业——为古老的中华文化注入全新的时代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融入当代,成为大众文化的核心要素和发展趋势,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在“2018非遗传播专题研讨活动”上,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温红彦就谈到:“聚焦非遗传播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战略性话题,非遗传播本身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和决定非遗发展的未来。” 最好的保护是让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在人们身边焕发出新的生长力;最好的传播是对非遗进行时代性解读,载体更新,表达更新,只为让非遗所蕴含的精神、智慧与情怀继续观照当代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朱敏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艺术学博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既是我们现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也是促进文化自信,构建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研究中心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播、非遗场馆展示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依托在文化产业、艺术管理、文化规划等领域深厚的学术积淀,以及权威的研究团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领域不断深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中心不断拓展国际学术空间,形成国际化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未来将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非遗研究学术重镇。

  

张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学博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和展示空间是非遗文化传承和活化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对区域文化生态和特色进行系统、生动的展现并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创造整体性、浸入式的非遗体验和认知,扩大非遗文化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非遗传播研究中心将汇聚科技和艺术的人才和力量,在新型非遗体验和展示空间建设的系统研究、策划规划、跨界融合与设计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尝试,为非遗传播和传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刘京晶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文化产业博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研究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在非遗资源挖掘、非遗传播、非遗场馆展示等方面成果丰硕。未来,中心还将依托文化政策、文化规划、文化治理领域的研究积淀,整合政产学研各界优质资源,深耕非遗政策体系构建、非遗地方规划编制、非遗介入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等研究,形成非遗领域的智力矩阵,打造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非遗研究重镇。

  

  

齐骥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出版专业博士

非遗是长明不灭的文化之光,点燃了人们改造自然,创造世界的创意梦想;非遗还是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葆留了人们回望故乡,守望历史的精神种子;非遗更是坚守文化自觉、弘扬文化自信、彰显文化自强、富有文化担当的智慧结晶,她所传递的文化技艺、历史记忆、生产经验和生活经历,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温情,更让我的研究充满笃定。我坚信,非遗并非束之高阁,而需加强传播,才能传承文脉的温度,传递文明之魄力、传达文化之魅力。

  

  

李素艳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系副教授,传媒经济学硕士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走下“神坛”,走到百姓身边。从来就没有失去传承价值的非遗,只有不够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作为研究中心的一员,希望将更多的非遗项目助推到大众面前,帮助发掘非遗的文化价值和市场潜力。最好的保护与传承,就是通过新时代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以及适合当下时代的表达形式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项目。

  

陈娴颖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教授,艺术学博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深厚文明积淀下的宝贵资源,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潜力巨大的宝库。站在世界局势复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速化的节点上,推动发挥新时代非遗的文化使命,在交流互鉴中绽放中国文化魅力,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和运作模式,在时尚国潮中传承中国文化内涵,是身为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初心也是使命所在。

  

  

蔡晓璐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助理研究员,艺术学博士、文化产业博士后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与载体,更是世界文明进程之中的瑰宝,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充分挖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并对其进行创新性传播与开发,是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时代需求与使命担当。研究中心依托艺术管理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致力于非遗文化艺术资源管理、价值挖掘、产品开发以及传播方式创新等领域拓展,培育非遗文化生态,促进当代人对非遗的认知与文化认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

  

中心工作

1、承办国内首次非遗传播专题研讨活动,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温红彦、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等近30位专家学者参会发言

  

2、主办、协办“曲艺与青年:传播者视角”“疫情时期的艺术”等学术活动

  

3、江西省博物馆非遗展厅展陈总体策划和大纲编制

  

4、湖南省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陈总体策划、综合厅大纲编制

  

5、出版非遗数字化保存研究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6、出版非遗传播与策展研究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

  

7、出版汇集非遗传播理论实践观点的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

  

8、开展《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保护及相关文化资源统筹利用的对策研究》等制订研究工作

  

9、建立“传统文化传播者”大学生社团

  

10、建立“非遗传播者”公益联盟孵化器

  

未来目标

一、开展学术研究,促进行业建设

研究中心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传播、展览展示、教育普及、文创开发等交叉应用理论及案例研究,形成多学科多专业融合协作的学术团队和研发力量,在非遗传承普及的内容、载体、方式、手段上推动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与发展,带动非遗保护及相关行业实践,助力非遗在互联网内容建设、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应有价值。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遗传播典型案例的征集、汇编与出版,记录各地各类非遗传播工作鲜活实践,为非遗主管部门、保护单位及传承人,各类媒体机构、文旅企业等提供工作参考。

二、建立传播联盟,加强各方协作

研究中心将推动建立“全国非遗传播公益联盟”,为有志于传播“非遗”文化的各类新闻、影视、新媒体、会展、动漫、网游等企事业机构提供信息桥梁、专业引导等服务,将媒体资源、社会力量与各地非遗主管部门及非遗传承人相连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弘扬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公益联盟”还将规范开展相关教学、培训、研讨等活动,提高非遗从业者传播意识与媒介素养、媒体工作者非遗保护相关认知及伦理原则。

三、开展社会服务,推动科研转化

研究中心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和艺术领域的专业视野和行业基础,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现有文化产业、艺术管理和法律三个系部的师资力量,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开展规划制订、政策咨询、展馆设计、展览与活动策划、队伍培训等相关课题研究与项目实施,助力非遗的保护传承融入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非遗”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研究中心将继续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等展览展示空间高水平设计团队,着力在非遗展示场馆、传承体验场所的策展设计方面,开展社会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中心成立祝贺单位名单

(共计30家,排名不分先后)

  

非遗主管部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学术研究机构

中国民俗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人类学民俗学系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石河子大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媒体及合作机构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文化报

中国旅游报

中国文物报

南方日报

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新浪微博

腾讯集团公共事务部

快手短视频

中国手艺网

  

联系方式

微信公号名称:非遗传播研究平台

电子邮箱:fyzsc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