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3月6日,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刊登了我校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的《【2017文话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了哪些文化信号》一文,详细解读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文化产业领域的相关内容。
光明网全文如下:
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十三五”开局之年取得的成就,过去的一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亮点频现。让我们来看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文化方面又释放了哪些信号。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一系列针对智库建设的指导性政策措施的出台,智库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管理者和学界的重视。这些智库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两点:
首先,坚持中国特色。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现状。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辩证地看待西方智库的成功发展经验,充分体现出智库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创新发展,既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智慧不断发扬光大,又能够为我国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诸领域建言献策,谋求发展。
其次,坚持新型路线。新型智库的建设既要着眼于国家文化建设实际,又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听民意、观实际,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结论,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言献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形成开放融通的学术话语体系,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除此之外,新型智库应该集全民智慧,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民营研究机构的作用,做到科学决策,共建共享。
“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面向文化民生的责任担当,其内容包括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2017年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正式实施年,公共文化服务将被提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首先,如何让公共文化服务深入人心,要做出细则。文化建设中,要时刻不忘公共文化权益的保障,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与社会化参与。均等化不是整齐划一和绝对均等,让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有一种获得感,让文化成果能够看得见、摸得着。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它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致力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如何充分调动农民进行文化消费的积极性,激发农村文化消费市场,补齐短板,是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点所在。在这个过程中,乡贤文化建设将起到关键性作用,集中乡村的贤达人士、知识分子等,培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最后,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目前,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利用率低、效益发挥差的问题,社区文化站管理运行机制不协调的痛点,使得本应该是居民尽情享受文化成果的场域失去了应有的功能。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理念治理和机制治理,坚持“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为民”原则,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新模式,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建设,激活社区细胞。
“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作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提质增量,坚持内容为王。以影视剧为例,每年电影的产量高达六七百部,电视剧上万集,但如电影《湄公河行动》、电视连续剧《琅琊榜》这样既有口碑、又有票房和收视率的精品不多。文化产业发展的数量、规模固然很重要,但真正决定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是文化产业的质量。应努力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化,变工程和业绩性的文化产品向实用型、民族型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转变。
第二,研究消费新形势,引导新兴消费习惯。多元文化抬头、人口结构调整和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文化消费形势开始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因时而变,研究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消费习惯。90、95后将成文化消费主要群体,同时不能忘记60、70后人群,针对他们研究出适应消费需求的优质产品,全方位、多层次地拓宽消费市场。
第三,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应始终围绕国家大型战略而展开。例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大型发展战略,将文化建设提到应有之义。随着这些大型战略的实施和深化,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专项规划被陆续纳入,后补而入的文化规划体现了职能部门的意识觉醒,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历来就是相生相成的两个方面,今后的发展战略应该充分考虑文化的发展。
“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的一年,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走脑入心,长期规划。在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发展经验,为我所用。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工作是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
第二,培养翻译人才,提高对外传播水平。善于运用新媒体,加大中华文化的线上、线下传播力度,借助多方力量与合作机构,宣介、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专业译制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翻译人才,减少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为语言的阻碍带来的瓶颈,疏通渠道,促进文化交流。
今日中国的文化建设已经不单单是文化界的事情,而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及层面,而这些领域也因为文化的介入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思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新时期,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渗透特别对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康养产业以及电子竞技等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了解范周教授更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