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博物馆调研考察》暑期实践课程第一站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拉开了序幕。本课程由周思中教授与萧盈盈副教授组织带领,旨在通过线下的实地考察,来研究学习不同博物馆的经营理念与展品的管理模式,以增强学生对博物馆与艺术品管理的认知,提高对艺术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展厅9000平方米,现有藏品约一万三千余组件,品类包括书画、织绣、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六大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现共承办有七大限定展与两大常设展。2024年7月10日恰逢清华艺术博物馆推出《萌生:从齐白石到黄永玉,中国近代史艺术家动物画大展》开幕,我们来得恰逢其时,有一种非常幸运的感觉。
进入展馆后,首先由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位于一楼的《激情瞬间:上海抽象艺术四人展》。本展览通过展出丁设、李磊、杨冬白和潘微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对抽象艺术的独到理解和创新作品。历史的风向让上海开启了国际化之先,也促成其变为中国抽象主义艺术的重镇。上海的抽象艺术表现出与都市的繁杂和快节奏协调一致的城市生活、节奏调性。他们作品中强烈的色彩冲击、明亮的材质光泽与奇妙的色彩构成,凸显都市文化的现代创新性气质。除了雕刻、现代装置艺术作品外,还有大量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既有现代的视觉语言,又有东方的审美意味,反映了当代中国艺术家把传统意象与当代绘画语言的创造性融合。周思中老师层层深入的细致讲解也让同学们逐渐理解了这些新奇作品背后的艺术构思与理念。
位于三层展厅的是《萌生:从齐白石到黄永玉:中国近代史艺术家动物画大展》,今年时逢这两位同乡名家的诞辰周年,便籍此展纪念与致敬中国近现代艺术家动物画珍品。展厅分为六个单元展区及一个特设展区,从“动物”话题展开,以齐白石、黄永玉先生的艺术作品为主,集结任伯年、吴冠中等20位古今名家及金宇澄、魏小明等15位当代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包括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作品,还布置了多媒体艺术展陈。这些动物艺术作品形式不同,表象各异,但无一例外都蕴含着一股鲜活的生命力量,旺盛的生活情感,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真挚的生活趣味。周思中老师指出,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后,极大丰富了清华大学的艺术藏品资源。展厅内齐白石的作品,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期就有的少见珍藏品,还曾作为教学的范本来使用。周老师还强调了这些精选展品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建设时期就采集来的各方面兼具代表性的佳作,也是新中国以后,在中国绘画、工艺美术及实用美术方面的代表作。
在四层,还有五个展厅:尽显我国古代织锦工艺魅力的“丝绣华章:清华藏珍织绣展”;展示姚华生平所藏的“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以明式家具为主题的“随方制象:清华藏珍——家具展”;呈环形挂置于墙面的“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以及展示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陶瓷艺术的“抟埴之工”展。五个展厅在空间上环环相接,在内容上有“大”有“小”,展出跨时代文明的工艺美术之大成与学者名家个人的收藏与真迹。
化万物之变,以传承致远;揽海纳之势,以求索新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全面向公众展示之日起,便以融汇中华文明历史创造者的智慧,展现百年清华深厚的人文底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现代综合性艺术博物馆。其展出的精彩展览集艺术之大成,为观众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在这里,同学们体验了一次身临其境的艺术审美之旅;文化与心灵的碰撞的寻梦之旅。同学们从抽象艺术作品里感受色彩与材质带来的强烈情绪冲击;从齐白石到黄永玉等众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遍览艺术的灵动与饱满的情趣;在文学大家的手信里嗅着岁月的气息;在民族服饰的展呈中感受厚重的文明。这次艺术博物馆实践调研提升了同学们的艺术认知,也让同学们对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与藏品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视野的开拓、丰富知识的储备,实地的调研加深知识的印象,这些体验与收获都将成为同学们未来学习与探索道路上的基石与助力,它将不断的激励着同学们投身于文博艺术事业与文化艺术管理行业中去扬帆启程,远航长征。
(文案:曹杨屹、何羽柠、王文浩、张青云,图片: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