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彩行动】以青春智慧点亮园区“京”彩——中国传媒大学“园区行”团队深入北京文化园区调查研究

发布者:余沁蓉发布时间:2023-12-29浏览次数:130


编者按: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培育、文化强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推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通过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等6项机制、14个项目,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互动、相互赋能。京华丹心特别推出【“京”彩行动】栏目,遴选发布行动计划相关活动报道,共同见证首都高校学生参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成长成才的精彩瞬间。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园区行”机制启动以来,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处组织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团队,充分发挥“立足朝阳、关注北京”的园区研究特长,深入798艺术区和郎园Station两个本市标志性文化产业园区开展调查研究,系统了解“后疫情时代”本市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创新提升路径,探索文化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更新协同发展的“园区样本”。


发现:在调查中了解园区



中国传媒大学“园区行”团队由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领衔,副院长刘江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杨剑飞担任导师,6名硕士研究生、8名本科生化身“园区小助教”,在暑期全面开展调查研究。


7月19日,团队深入798艺术区开展调查研究。团队成员认真了解798艺术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等情况,并同园区负责人就园区发展理念及未来发展方向与模式等进行交流研讨,约定以“园区行”机制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学校与园区产学研合作有关安排。

团队在798艺术区调研   

7月25日,团队深入郎园Station开展调查研究。团队成员实地察看园区,详细了解园区建设历程、发展理念与经营模式等情况,听取园区“重文化环境培养、重人文关怀”情况介绍,并同园区负责人就园区产业升级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下一步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作准备。2022级研究生李凌锐在实地调研中更全面地认识了园区文化建设、产业矩阵构建、IP营造与升级等文化产业领域的现实情况,“这些只有走出学校、深入园区才能准确深刻把握,我也在同园区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更精准地了解到园区建设的痛点、难点所在。”接下来,李凌锐和同学们将在团队导师的指导下深入剖析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发展难点等问题,并期冀在未来产学研联动的过程中,逐步为园区在解决问题、突破发展等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青年方案”。


图片
图片

【扫码观看】

新京报“我们视频”报道

《园区行融入北京图书市集:

中传学生设计活动  现场广受游客欢迎》


9月7日,82名2023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新生走进郎园Station,在园区一线上好“专业实践第一课”。园区负责人对郎园系列品牌园区的建设发展、规划运营、业态布局、标志性活动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园区一线工作者的角度讲述郎园“用数据运营空间及内容、文化内容细分人群、人群活化物理空间”的方法论,帮助学生快速认识郎园品牌、感知园区动态。同学们观摩园区整体建设和重点场景,分别围绕“园区如何赋能城市更新与文脉赓续”“园区如何选择业态与聚集企业”“园区如何更好融合文化与科技”“园区如何拉动消费拓展品牌”等议题对话园区各领域负责人,主动思考、主动发问、主动解决,在问答中提升认识、在交流中沉浸学习。


图片
图片

【扫码观看】

新京报“我们视频”报道

《中传学子深度体验“园区行”

  实地见闻助力园区发展》


分析:在探索中认知园区



新发展带来新变化


一是园区收益渠道多元化。园区导师杨剑飞在走访调研园区后总结发现,园区运营方在原有单一收益来源——房屋租金外,逐步拓展形成更加多样化的收益渠道——自持物业开展运营、打造特色文化服务、合作联营等,形成了“园区运营为主,多种服务齐头并进”的园区收益模式。这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是企业集聚效应鲜明。2020级本科生夏喜尔注意到,“空间满租”不再是园区追逐的第一目标,“引入与园区定位相近或者相关的企业已经成为园区文化产业运营的重要着力点”。798艺术区和郎园Station均已鲜明地形成同类型企业高度集聚的文化格局,有效地呈现出“园区运营方孵化业态、明星企业扎根生长,产业链上下游相互扶持、入驻企业咬合发展的良好景象”。“集聚效应强是本市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指标,政府和企业可以合作提供更多的创业支持,鼓励更多的创意人才在园区创业和发展”。


三是数字化比例显著提升。2022级研究生刘姝秀观察到,数字化生产与展示已经成为入驻园区企业提升视听效果的重要支撑,数字创意设计已经多层面融入艺术展陈、场景营造、影视特效、衍生品研发等环节,数字化成为新时期文化产业园区的重要特征。在刘姝秀看来,“数字治理初步投入使用,持续推动‘智慧云园区’建设,开发数字孪生系统园区和服务商资源上云是未来的发展重点之一,这样可以使文化生产要素、企业资源、政策资源在云端实现更高效有序的聚合,促进园区内数字文化企业精准协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她认为“如何更好地通过数字化提升产业效能”还需更加深入地研讨。


四是“时尚消费”成为园区商业配套的重要特征。2021级本科生杨铭谕暑期依托“园区行”机制在798艺术区实习。他观察到,为呼应本市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发展策略,798艺术区和郎园Station都充分利用各自文化特色,在商业配套方面形成特色浓郁、风格多样的时尚消费小商圈,“消费+服装设计”“消费+现代艺术”“消费+传统手工艺”“消费+京味餐饮”等“消费型”文化商业成为园区发展的又一亮点,“与文化业态相得益彰的特色消费使得园区充满人间烟火气息,拓展了消费者在园区中的休闲和消费空间,也为创意人群的工作空间增添了休闲色彩”。




团队在郎园Station调研


新情况引发新问题


一是园区缺乏有效的“社群管理”。这是团队成员在实地调研和长期跟踪后发现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缺失对园区常客的数据统计,无法形成有效的线上线下“社群管理”。目前的管理只限于面向入驻企业进行,未能将前来园区开展交流、合作、消费等的流动人群纳入关注范围,缺乏相应的跟踪和服务机制。(2)缺乏与园区公众号或在其他媒体矩阵中形成的“粉丝群体”的互动。每次活动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宣发,尚未很好地发挥线上“粉丝群体”的力量,而对于园区的“粉丝经济”也需要进一步研讨。


二是园区与周边产业发展缺乏有效互动。团队成员在郎园Station走访时关注到,园区内部已经进驻不少先进影视企业,园区外部更是集聚了大面积知名影视文化创意类企业,但园区内外的有效联动却并未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未能在集聚中获得推动。园区导师杨剑飞指出,“如何引导企业做好自身资源禀赋的分析与挖掘,并以此明晰差异性、寻找公约数,促进互动发展、更好形成合力,成为摆在园区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关键考题”。


三是“项目制”从业人才流动过快。团队成员在同园区及入驻企业负责人交流后观察到,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经济压力增大等原因,不少企业选择大量缩减人力成本,相关业务则通过外包或以“项目制”招聘短期员工等形式完成。囿于没有长期签约的保障,“项目制”员工流动过快,使得常规性项目在实施上缺乏有效连续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园区内人才生态的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献策:在思考中助力园区



自我提升:创新园区发展构成  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1级本科生杨铭谕在798艺术区实习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园区作为发展主体的自身提升问题,他认为可以进一步推动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应该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够容纳各种创意产业的生态系统,同时积极鼓励创意产业与艺术界的融合,搭建交流平台、提供资源支持,促进创意和艺术的碰撞与创新”。杨铭谕认为,更好地整合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可以与国内外一流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机构等合作,定期举办交流展览等项目;也可以结合时下热点,不定期举办符合大众喜好的艺术展,如‘漫无边界’航天展、‘东方有猫’艺术展等等,这些展览兼具艺术性与趣味性,能够更好吸引国内外的参观者,提升798艺术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2级研究生张浩轩认为,文化产业园区是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兼具文化、经济、服务、科技的综合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面向未来,园区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引进人才以加强智力赋能、提升科技水平以加强科技赋能”;要优化布局、打通壁垒,将集聚效应的积极因素充分释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2022级研究生侯宇思将关注的焦点定位在文化品牌打造上,认为要突出特色性,“北京近百家园区,存在着相似度高、特色笼统、发展无法持续等问题”。侯宇思注意到,798艺术区在品牌打造与传播方面为其他园区提供了实践范本,“工业厂房腾笼换鸟,798艺术区因艺术家聚集与艺术作品展出而被逐渐抽象为‘当代艺术’的代名词之一,园区进而以此作为品牌吸引更多艺术人才和爱好者,特色功能明确,并形成了品牌效应的良性循环”。




2023级新生在郎园Station上好“专业实践第一课”



强化合作:用好高校智力资源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2级研究生欧婧建议园区可以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学术和创意社区,推动园区的创新与发展,“园区入驻企业虽然数量多,但产业指向相对集中,人才需求范围相近,可以联动高校开展专项招聘,将长期聘用、短期用工等多层次用人需求与高校学生的实习实践、创业就业相结合,释放高校的‘人才效应’,这样可以同时解决园区企业‘招人难’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022级研究生刘润瀛认为建好建强孵化器和人才库是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可以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吸引和培养具有创意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广泛开展人才交流合作,为他们提供落地实践场所和公共服务支持,帮助他们安心创业”。


2021级本科生杨铭谕认为应当把园区同高校的合作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这是必要的,我们应该积极寻求促成这类合作,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教育的支持,园区可以建立艺术教育基地和实践平台,帮助合作更扎实落地,更好发挥其积极意义”。


2022级本科生岳珂注意到,“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使得曾经占据园区资源主流的画廊、展览、文化机构和企业入驻等的影响力逐渐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样化的大型文化活动,“可以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园区艺术市集、图书市集、音乐节等活动的策划、执行、宣发等,重视特色性、避免同质化,让青年人活跃的思维在助推文化园区的创新发展中激荡碰撞,更好助力园区实现新的突破”。




2023级新生在郎园Station上好“专业实践第一课”



互促共进:深入双方协同合作  共谋全方位发展


在园区导师杨剑飞看来,高校与园区的深度合作能够实现对彼此需求的有效补充,“双方可以共同梳理出制约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并探讨解决方案,比如郎园Station和798艺术区都在关注的数字化问题”。郎园Station聚焦数字技术带给传统电影产业的改变,希望与高校共同研究文化数字化战略对电影业上下游布局改变的问题,为园区的影视头部企业形成“强支撑”;798艺术区现有艺术展均强调数字互动,文化主体、技术主体、园区运营主体三方都在密切关注数字化变革,但如何识变、应变、谋变和布局新赛道,园区希望借助高校的力量,破解关键技术应用、数字基建、产业变革等方面的困境。杨剑飞希望能够带领团队在深入园区的观察与思考中形成具备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帮助园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政策依赖、技术欠缺、园区孤岛、业态混合的入口问题”。


2022级本科生丁欣雨建议依托园区,在高校之外设立艺术或创意学院,“可以与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开展交流项目,提供专业教育资源和学习实践机会,以此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园区也可以在合作中逐步形成更加繁荣且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中心”。


798艺术区和郎园Station是北京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典型成果,是传播北京城市文化更新和文化产业成果的重要空间。中国传媒大学将依托“园区行”机制,立足“开学季”、扩大受益面,让更多学生,特别是外埠来京新生在深入园区调查研究的实践中沉浸式了解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丰硕成果,深刻感知首都文化的无限魅力。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