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依娜

发布者:余沁蓉发布时间:2020-04-13浏览次数:86

朱依娜  副教授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

邮箱:zhuyina111@aliyun.com




工作经历

2007.07-2019.12: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

2020.01-2021.06: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2021.07至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


讲授课程

本科生: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领域

科学社会学

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风险沟通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学术成果

论文

2022Complementarity or substitution?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knowledge and trust on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genetic modif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2022, 34(3). SSCI, 第一(通讯)作者

2021,信任能降低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感知吗?《科学学研究》,CSSCI,第一作者

2020,新闻从业人员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科学距离”模型的解释,《中国软科学》,CSSCI,第一作者

2020,中国青少年心目中的科学家内在形象调查研究,《中国科技论坛》,CSSCI,第二作者

2019,社交媒体对科学研究的影响机制初探:基于一项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科学与社会》,CSSCI,第一作者

2017,社交媒体使用影响科研人员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第一作者

2016,学术产出的性别差异: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社会》,CSSCI,第一作者

2016,女性科研人员工作与家庭面临冲突,《中国社会科学报》,第一作者

2015,性别、时间分配与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妇女研究论丛》,CSSCI,第一作者

2014,高校教师工作与科研时间的性别差异及其中介效应分析,《科学与社会》,CSSCI,第一作者

2014,公益组织传递慈善之利的条件——以晋江慈善总会为例,《阴山学刊》,第二作者

2014,城镇公众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五城市调查数据的分析,《科学学研究》,CSSCI,《新华文摘》论点摘编,第二作者

2014,性别、家庭与高校教师的时间分配,《妇女研究论丛》,CSSCI,第一作者

2013,“于莺式难题”呼吁人才评价方式变革,《中国社会科学报》,独作

2011,预防与抑制:社会资本在婚姻暴力中的影响机制初探,《社会》,CSSCI,第三作者

2006,找回科尔曼:从理性选择理论看“社会资本”概念,《甘肃理论学刊》,独作


著作

2016,《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求职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专著

2011,《亚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翻译部分章节


项目

主持,公众对人工智能的风险感知及其治理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主持,科技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司局级

主持,新媒体环境下的学术社会网络及其影响,校级

主持,研究型教学在“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课程中的应用,校级

主持,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策略研究,横向

主持,大学教师时间分配的性别差异研究,横向

参与,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形象调查,司局级

参与,科技工作者时间利用状况调查,司局级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科学共同体中的社会形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