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验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2-10浏览次数:1040

【阅读提示】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持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将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而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创意中国·和谐世界——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国际论坛上,来自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学者共同探讨了这一历史性命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城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而世界各国在城镇化发展方面的得失经验都能够为我所用,我国也完全有能力在前人的基础上建好城市,管好城市。目前,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50%,更迫切需要以高瞻远瞩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跟上时代的步伐。 文化产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担当 “创意中国·和谐世界”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发起于2006年,当时由中国传媒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联合发起。经过7年的发展,这个论坛已走出了中国,走上了世界舞台,学术影响力日益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本次论坛得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乌克兰驻华使馆、北京大学、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等国际组织、高校和驻华使馆的专家、学者、官员的广泛参与,并得到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的大力支持。与会专家以“文化产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担当”为主题,分别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出发,探求“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互动平衡的规律与路径,以期为全球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探寻国际化发展道路。 中国“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这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本身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法国文化部总监察司官员菲利浦·查特皮以《大巴黎》为案例指出,文化创意作为一项知识产权资产在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巴黎作为仅有的具有成为法国的唯一大都市或特大都市特征的几个城市之一,得益于丰富的遗产和文化形象,以及对法国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关注。根据《大巴黎》的案例,我们可以探寻出,基于遗产的创意和文化产业是如何正在和即将成为世界城市化的熔炉。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教授班瑞·金在《重新思考创造力》一文中,指出劳动分工、数字化的发展改变了工作性质,提高审美价值,并对文化创意的本质作了提及。曾经流行的一种观念是创意产业作为一项独特的个人资源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现在班瑞·金教授却通过对电视和电影领域的实验研究消除了这种观念。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文学院的兼职教授肯·泰勒在题为《整合文化遗产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报告中,就当代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挥社会创造力迎接城市化的挑战的问题作了论述。他指出,在自然环境下,城市遗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要素)成为提高市区的宜居性,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关键资源。中央财经大学孙凤毅教授在《文化资源基础上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中指出,文化资源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是作为一个整合创意元素融入到城镇化建设中的,追求差异化,创新性,以及更高层次的本土化的个人和社会的知识与全球化市场之间的互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特色文化资源为支点,体现地域文化的特点,在规划和建设上,提高城市化和区域特色。正确处理新城镇建设的文化资源和特性之间的关系,应避免“千镇一面”的现象等。其他学者和专家也就自己所研究的方向及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精要的论述。 明确政府对城镇化的主导作用  许多国家由于片面地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对城市发展与管理不加任何疏导和干预,致使各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失业严重,城镇化带来的不良后果需要很多年的政策调控才能逐渐弱化。相比之下,德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德意志帝国威权主导下完成的,由于经过相对严格的政府管控,德国在城市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更加合理,在其迅速崛起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坚持对城镇化实施政府主导,通过户籍管理和农民工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欧洲城市化早期因失地农民无序涌入城市造成的贫民窟现象和其他社会问题。尽管目前这种做法存在争议,但从欧洲历史经验看,也有其积极的作用。 因此,中国应当更多地借鉴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成功经验,既要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注重政府的引导作用,尤其要重视规划的作用,通过规划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目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多数国家和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和文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认为,第三产业正逐步成为其城镇化发展新兴的产业支撑力量。对我国的广大城市来说,一是要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加城市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力。二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效率,在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推力。  同时,城镇化需要注重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各项功能,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要站在城市系统、城市发展的高度,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问题,实施渐进式、综合性的城市更新,注重城市各部分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更新中,更要注重解决好保护和开发的突出问题。三是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城镇化的关系,促进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