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

发布时间:2015-06-05浏览次数:1755

 信仰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大学阶段是信仰需要的生成期和选择期。从年龄上看,大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需要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需要信仰。从文化层次上看,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社会发展有更多的理性思考,这种思考本身表明他们有信仰的需要。只是头脑中还没有“信仰”的概念,对信仰的选择处于自发状态。[1]所以,在对马克思主义还没有深刻了解的情况下,要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不现实的。这正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在于此。这一课程融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为一体,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传播给学生。然而,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甚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动摇。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未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并以此为基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作进一步探索。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队伍的素质与教育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教师队伍过于看重学历,而忽视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导致教师政治、业务素质不高,在教育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有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理解得不透彻,课堂讲授缺乏吸引力、说服力。有的教师平时很少参与社会调查研究,缺乏对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有理讲不清,讲理讲不透的现象,无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甚至持怀疑态度。一个本身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其结果不言而喻。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信仰观教育脱节
        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主线而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是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热衷于引经据典,导致教学过于抽象和理论化;或者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播,把政治性、思想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变成了一般的文化知识课。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陈旧、脱离落后于社会现实、泛政治化,是当前信仰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于在教学中未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内化为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信仰,很难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立场、观点、方法,一旦遇到社会现实问题,学生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惑,甚至从根本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发生动摇。

       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我们进行信仰教育的方法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强制性的集体灌输的方法上,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灌输。教育内容既定,考核方法闭卷。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只能是灌输、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灌输教育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缺少鼓舞人心斗志的新意。对学生的信仰教育而言收效甚微。因此,探索和强化信仰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成为近期及以后一段时间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未结合学生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机制把“教育者”当作主体,很少关注受教育者的“接受”态度和过程,因而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缺乏亲和力,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学生建立牢固信仰的作用。有些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的专业素质,而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认为学生接受知识技术教育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而学生接受信仰教育则是党和国家的需要,这样就把二者对立起来了。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把我们的信仰教育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


二、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核心
        信仰教育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应把信仰教育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核心地位。信仰教育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各类教育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对人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使人们感受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了解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教育与各类知识和技能教育相配合,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从信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圣化”作用看信仰教育的核心地位
         所谓“圣化”,就是神圣化、崇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我们不能回避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否则,就会使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走向庸俗的一面,甚至走到功利主义的方向上去。克服这一弊病的方法只能是把信仰教育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核心地位,让学生从中体悟人生的尊严和神圣,或者以一种实现最高价值的心境去践行政治理想和道德行为。有了信仰的支撑,学生的政治立场、方向和道德行为就能因为神圣化、崇高化而具有进一步的动机意义,从而有着强劲的精神动力和内驱力。[2]
        2.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容看信仰教育的核心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解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道德教育是解决人际关系、待人接物、文明礼貌、诚实勇敢等品德问题。政治教育是解决立场、方向的问题。这三大内容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但却有着内在的联系性。促使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主线就是信仰问题。[3]只有把这一问题解决了,人们才会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同时,也只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加入信念信仰教育,才能使人的道德行为从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真正内化为人的自觉行动。因此,只有把信仰教育放在核心地位,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成为一个可信又可行的有机整体,对学生心灵进行真正洗礼和塑造。
        3.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任务看信仰教育的核心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最终形成这样一种信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全部人类知识产生出来的典范”,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革命和建设就能发展就能胜利;并建立起为实现这种信仰而努力奋斗,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决心和毅力。很显然,树立这样的信仰,对高校的青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任务能否实现,高校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根本上说,取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效。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确立信仰教育的核心地位
        1.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把握,具有深入浅出阐明问题的能力,同时要通过自我教育,增强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其次,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从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的教师,在理论上根基不稳,立场上摇摆不定,实践中方向不明,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甚至出现错误言行,且后果消极又教育无效者,应考虑调整工作。最后,建立教师了解社会的实践机制。随着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从学生到教师的比重越来越大,伴随年轻化而来的学历学位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实际水平的同步提高。所以,对年轻教师加强社会实践的磨砺势在必行。同时,对有一定教学资历与经验的教师,要提供其开展社会调研的必要条件,开辟相应的渠道。对一些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教学科研工作、社会实践需求,应予以重点保证。
        2.改革教学内容,使信仰教育具有层次性和现实性
        高校信仰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使大学生坚定“四信”: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彼此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四信”的灵魂,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四信”的核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是“四信”的现实表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四信”的落脚点。从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认同、相信,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依次过渡的层次性结构。在教学中我们只能根据其实际情况,采用目标逐步升级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而不能提前拔高,否则会适得其反。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最高层次,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教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同时,面对日益开放的现实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应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用新知识、新材料论证基本原理,丰富基本原理;用基本原理说明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实结合得更加密切,更具有时代气息。[4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5]尤其要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努力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疑难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正确的分析,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3.结合实际,分类指导
       信仰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对各个阶段的人来说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要注意两个特点:
        一是应注意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状况采用不同内容,不同方式。对比法、辩论法等方法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大学生自己在比较和辩论中选择科学的信仰,尊重其人格、尊重其选择,加以恰当的引导,是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的较好的方法。
        二是应注意不同层次的信仰需求。第一,对于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应侧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有着更高的政治追求,他们也将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干。因此,对于他们的信仰教育,我们可以侧重于更高的层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使他们成为正确信仰的坚持者,在党组织中发挥带动和感召作用。第二,对于一般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信念教育。对于普通学生,可以侧重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使大学生自发地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祟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人生准则,使他们的行为自觉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第三,对于信仰产生误区的学生侧重科学信仰的教育。对这类学生,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坚定信仰,自觉树立唯物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切入点,尽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相信科学知识,认识到对于超人类力量的追求是虚幻的。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从实际出发,以理性的、唯物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科学与非科学信仰的争夺中,最终用科学战胜蒙昧无知。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始终如一地大力进行信仰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通过教育的途径大张旗鼓地、旗帜鲜明地灌输给大学生,使之从知道与理解到认同与接受,然后升华为信念信仰,最后变为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龚 鹰)